仲雍得了儿子提点,也回过味来,哪里敢怠慢?当即派了人分三拨骑了快马兴业赶路前往西岐,向姬昌报信与求援!
可恨那御七手下专司暗杀一事的闇兵太过犀利,竟是将这三拨人马当做了头件功劳来做,为了摆脱奴隶的身份个个手段穷出奋不顾身,将二十多个荆蛮人尽数绞杀在了绊马索下!
而那姬昌身在西岐,久久得不到荆蛮消息,渐渐也起了不安心思,暗道那武成王是个火爆直x_i,ng子,此次怎会这般轻忽怠慢,用了三个多月才抵达东鲁?这般延误军机那狗皇帝竟然也好似全无所觉,一点也不将他怎样!这般作为实在不符合他二人的x_i,ng格,其中怕是有诈!
姬昌又将姬发与三位贤臣聚在一起,将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。那姬发立即断然告诉姬昌,恐怕这次荆蛮会有大劫难,只是西岐远在内陆,远水救不了近火,与其让荆蛮束手待毙不若主动求和,让仲雍立即递出降书投靠商朝——武成王忠厚,必然不会残害荆蛮百姓。
到时再由西岐斡旋其中,说服纣皇不将荆蛮人收作奴隶,依旧让仲雍做荆蛮首领。便可抱住吴国这支力量!
姬昌思量再三,却不怎么肯听从姬发的建议,只因为他知道仲雍已将自己当做吴国真正的主人,如何能劝说得了他向殷商俯首称臣?自己这般说了非但不能劝动仲雍,反而还会被他记恨,认为自己不肯施以援手,还要落井下石!
姬发见此,也只能默默退下,看他父亲与三位贤臣究竟要研究出怎么个对策。旁边散宜生见到主公否决了姬发建议,心下明了对方心思,因此想出一策,认为与其由西岐这边伸出援手,不如叫荆蛮自救,只要仲雍能够派人说服夷人,何患他商朝大军不与东夷人战到一处?到时不仅能解了荆蛮的燃眉之急,西伯侯等候了十几年的大好机会也会再次降临!
散宜生此计一出,各方皆道极妙,只那姬发默然冷面,一声不吭地握住剑柄走出了议厅。
你道姬发何以至此?只因他知道东夷之人此前受了荆蛮挑拨,结果大军集结却是无功而返,恐怕还在记恨荆蛮之人;又因为荆蛮实力孱弱,是存是亡在夷人眼中都无什干系,若没有一个极能说会道的人前往游说,恐怕不会如散宜生所料去帮助荆蛮。
相反荆蛮即便投降了大商,但他地处南蛮之地,商国想要管制于他也不容易,说白了不过是抛却了一点面子来求得生存罢了!可惜他父亲忌讳干涉吴国内政,得罪仲雍,竟是不肯如此去劝说他!
姬昌见次子一言不发自行走了出去,知道他心中不爽快也不好说他什么,却是依旧采用了散宜生的计策,马上派了人马前往荆蛮,叫他们小心商人来犯,最好能尽快寻求夷人相助,等到商军渡江侵略荆蛮时做出上下夹击之势,使他们首尾不能相顾,就是一锅端了武成王的大军也不是难事!
☆、没有硝烟的战场(九)
作者有话要说:注:本文设定这个时候,吴国第一任大王泰伯已经死了,因为死后无子,所以王位由他的弟弟仲雍继承。
前文修改:
1,上一章没注意把炼铜之术打成炼铁之术;
2,把商朝将军鲁雄写成了三国将领鲁肃;
3,仲雍的儿子是季简,章是他的曾孙
以上已经修改
纣皇不欲打草惊蛇,因此西岐派出的信使运气好些,没有遭到截杀,一路安全地潜入荆蛮,将姬昌的密信交给了吴国大王仲雍。
仲雍见了信上内容,只觉得西岐太过无情,想当年商王文丁杀死了季历,吴国前任大王泰伯与自己担忧商王会进一步迫害西岐姬氏子孙,因而不惜出卖制铜之法给东夷人,鼓动他们频繁侵略东鲁,使商王一时不能西顾,从而放过了西岐姬昌母子!
而今,轮到他吴国受到商人军队的压境,那姬昌竟然半点相助之意都没有,反而凉凉地要吴国自救,设法求来夷人的襄助!这般忘恩负义,也真亏他好意思向外宣传自己是一个圣人,简直和他那个父亲季历一个德行——当初若不是季历这小子包藏祸心,一直支持他抗击狄族的文丁怎会突然翻脸,要将他诛杀?哼,当别人都是睁眼瞎看不出来吗?
仲雍看过那信,便愤恨地要将那羊皮做的纸扔进火堆里去,却是旁边太子季简连忙上前阻止了他父亲,言说既然西岐于吴国不义,吴国也不需那般对他留下情面,这些年西岐与吴国交往的信件吴国可是一直留着呢——这次他们能敌得过商军就罢,若是不能便着人将这些信件送与商人的皇帝,叫他看清那姬昌的真面目!
仲雍听从了太子章的话,连忙将那信件收好。而太子季简则向自己的父亲请命,希望仲雍能够派自己的儿子王太孙叔达去夷人中最大的三个部落——淮夷、鸟夷、莱夷去说服他们的部落首领,襄助荆蛮前后夹击朝歌的大军。太子季简之所以选中这三个部落,不仅是因为他们实力强大,还因为他们是战神蚩尤的后代,对自诩炎黄子孙的中原商人有着刻骨铭心的憎恨,有较大的把握能够说服。
这王太孙叔达是个口舌了得之人,为了荆蛮能够摆脱这次劫难,甘愿冒着危险以太孙身份亲自上阵,偷偷度过长江前往夷人三族中,游说这三族的首领蚩狼、皮服、黍离出兵率先攻打东鲁驻兵。
吴人善于制作兵器,而荆蛮人虽然得了制铜之法,做出来的兵器始终不如吴国坚韧,因此这一次,叔达除
喜欢[封神]不要叫朕大王请大家收藏:(m.ikshu.win),爱看书网更新速度最快。